返回列表

合肥佳达网络推广公司2022年清明节放假通知

发表日期: 2022-03-29 文章来源:佳达科技

合肥佳达网络推广公司清明节放假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由于疫情等原因,很多人不能够回家祭拜祖先,使得缅怀逝去亲人的心情越发沉重!如何寄托哀思、如何保留传统而又采取新时代新方法,需要现代人开动脑筋、集思广益。

首先,按国家相关规定,我司即合肥佳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3日(星期日)至4月5日(星期二)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其次,对于不能亲临现场祭祖的朋友。建议采取以下两个办法:

1、选择疫情缓解,人流量较少的时间祭祖扫墓。随着天气温度逐渐升高,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应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及其变异毒株的能力越来越强,相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一定有合适的机会可以弥补这次的缺憾。

2、现在全国有很多地区在网络上都开通了“在线缅怀”或“云祭扫”等网络祭祀平台,在这些平台上,人们可以用文字祭奠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同样可以达到祭扫的目的。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明节的相关知识:

1、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清明节气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这些国家的清明节与中国的传统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历史悠久,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时间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这时期气温变暖,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无论是人或自然,都在清明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事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2、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据《韩诗外传》记载,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介子推携母到绵山隐居,晋文公为逼其出山放火烧山,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下令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家家户户不许烧火,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要祭扫坟墓。据《唐会要》记载,“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取代寒食节。这意味着,不仅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如吃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了。

3、约从唐代开始,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日,也有传说是女娲造人的日子,更是我国最早的情人节。这一天,民间通常有祓禊、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习俗,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也曾写道:“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褉事也。”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由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后来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由此,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是人民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肥网络公司佳达科技专注于网站推广 www.jdwlkj.net

  1,151 次
 佳达科技
返回列表

暂无回复 评论关闭!

评论关闭!